聯系我們
Contact Us
蘇州公司:
地址:蘇州市高新區科發路101號致遠國際商務大廈南樓503室
電話:0512-66806280(趙)
北京公司:
地址: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南大街2號成銘大廈A座10L
電話:0512-66806280(趙)
長沙公司:
地址:長沙市雨花區芙蓉南路與萬家麗南路交匯處東南角湘煤大廈4樓415室
電話:0512-66806280(趙)
網址:www.paylatershoes.com
郵箱:dmgis@163.com
我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探索與實踐舉例
國家、部門、地方和眾多的企事業單位正在進行建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平臺的探索與實踐,有的已經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初步開展了應急平臺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急平臺原型的研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GIS的空間分析能力為基礎的應急平臺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的預測預警和決策指揮需要翔實地理信息與公共安全相關信息。在所建立的城市基礎GIS系統內已經包含了城市的三維地形數據、城市生命線的管網數據、重大危險源的信息、應急組織結構信息、救援力量的信息、重點場所和單位的信息、人口分布和避難區的規劃等公共安全應急相關的大量基礎信息。公共安全應急涉及的數據空間分布廣泛而且復雜,借助三維GIS系統,可以對公共安全應急的數據和應急過程進行直觀的空間描述和體現;可以結合當前的道路狀態進行最佳/最短路徑分析和空間可視性分析等等,為資源調配、力量部署、作戰指揮提供直觀的決策支持。公共安全應急涉及到國家安全,相對于其他GIS應用有很多特殊性。
圖1 DMGIS的人防應急系統界面
2、多尺度災害事故的模擬預測與危險性分析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發展往往具有確定性和隨機性的雙重特性。依據這種雙重性規律,可以預測突發公共事件的發展趨勢、影響范圍及其發生的概率??茖W決策必須建立在對災害事故準確預測的基礎上。要建立不同的氣象和環境條件下多尺度區域?;沸孤┡c蔓延規律的計算模型,并納入應急平臺的模型庫。從模型庫中選取符合當前條件的模型,輸入數據,進行計算,預測事故的發展趨勢、影響范圍并分析其危險程度,為預警分級和人員疏散提供科學依據;基于預測結果和資源分布,從預案庫中選取預案,優化決策,實施指揮。
圖2 DMGIS災點周圍的情況分析
3、人員疏散與避難組織
當發生突發公共事件,需要對較大區域的人員進行疏散時,必須選擇安全疏散的路徑,并估算出到達避難區所需的時間?;贕IS平臺給出的城區建筑層數、建筑使用性質、路網拓撲結構等信息,目前可以在建筑內外采取不同的模型對人群疏散進行數值模擬,并結合上面對災害事故發展過程的預測和所決定的應急救援力量的行進路線,確定人員疏散的范圍、路線和疏導策略,盡可能避免雍堵阻塞,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圖3 確定疏散人員和疏散路徑
4、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分級
基于現代危機管理理論,考慮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等因素,考慮事件的可控性、影響范圍和未來發展,利用層次分析和模糊神經網絡的方法確立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通過模糊識別理論等確定事件的嚴重程度,進行預警分級。
5、應急預案的數字化與動態化
應急預案的數字化與動態化是充分發揮先進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和公共安全科技的強大功能,落實應急機制和實施應急預案的必要條件。數字化應急預案是基于先進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和應急信息資源的多網整合,運用應急智能子系統,在應急平臺上以圖、文、動態交互的方式表示的應急預案。數字應急預案的動態化則是通過動態的生成事故處置方案和資源調配方案,形成實施應急預案的可視化實戰指南。
在應急系統中應用 GIS 的好處
· 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指揮能力
· 定位資源
· 提高預案規劃能力
· 更高的培訓效率
· 提高準確性
· 提供及時的決策支持
· 實時管理戶外數據
在應急的應用主要表現
公共安全的具體工作,根據其對各種緊急事件和災難的處理時間和采取的措施大體可以分為五個環節。
1、危險評估和規劃
分析、存儲恐怖襲擊事件,緊急突發事件,災難事故以及對生命、財產、環境有潛在危險的因素可能性的必要工作。這包括做出危險評估,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做出緩解災情,預防,快速反映,恢復重建的正確決策和有效措施。
2、災情緩解
降低和消除災難發生可能性的工作。如:提高航線安全以避免恐怖襲擊,以立法的方式要求地震多發區的建筑嚴格編號等。還包括為降低不可避免的災害所進行的長期的工作,如:更完善的防恐怖襲擊體系,環境檢測,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規劃等。
3、預防措施
彌補對于恐怖事件、重大災難,減災沒有做到或不可能做到的工作。這個階段的工作,需要政府和相關單位制定救援和減災計劃和有效措施。
4、快速反應
恐怖襲擊,緊急事件和災難發生后的應急反應和緊急救援工作。主要是為受難者提供救援服務。此階段的工作還包括快速穩定社會局勢以及避免再次遭到重大損失等。
5、恢復重建
災難后的系統恢復和重建工作。包括兩部分內容:短期恢復,恢復受難者的生命支持體系達到最低保障水平。長期恢復,此工作將在災難發生后持續多年,其主要任務是家園的完全恢復或比災難發生前更好。